粮食战争行将开启?(节录)

联办财经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描述
描述
浏览:5834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09-29 分类:最新视点关注信息文章

编者按:

此材料是关于中美“粮食战争”的一份存在重大争议的研究报告。目前,“中国依靠7%的耕地养活全球20%人口”的说法已经过时。中国农产品进口量的土地当量(即完全自己生产所需要的土地面积)已有6-7亿亩之多。国家战略已经调整为水稻、小麦自给率95%,玉米85%。但是,中美贸易战中我们已经取消了对大豆所加关税并承诺进口更多的美国农产品。核心问题是水稻、小麦、玉米的进口配额。可以肯定地说,美国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比我国同类农产品的生产效率高、质量好。大豆就是一个实例。有专家说,我国放开一个品种的农产品进口,就会摧毁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如果扩大配额甚至取消配额,我国农业生产必然会受到强烈冲击。目前,根据国外媒体报道,玉米已为中国增加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品种。

研究院关于小麦、玉米、奶牛、土豆的调查说明,我国已经具备的农业先进生产力可以比农户分散种植或养殖的效率高20%-30%,只是目前农业生产关系尚不能适应先进的农业生产力。因此,除个别实例外,总体生产效率仍达不到先进生产力的水平。如果我国扩大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首当其冲的是分散种植或养殖的农户。他们的产品不要说进入市场,就是自食恐怕也难以维持。

正如有专家所说,打国际贸易战,关键是做好国内自己的事情。研究院提出,在家庭承包制基础上,坚持市场化原则,重回规模化之路是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方向。现在的任务是深化改革,尽快形成符合这一战略方向的制度环境。

粮食战争行将开启?(节录)

莲心学堂

 

在我们有能力解决粮食问题时,美国会尽力低价卖给我们粮食,当中国一旦无力解决粮食自给、或者无力购买粮食时,那时美国对中国的策略将会剧变,那时华尔街利益集团必将对中国发动早已布局的粮食战争,找借口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找借口对中国禁售粮食。那时,中国要么无钱买粮,要么有钱也买不到足够的粮食。更为可怕的是,那时也许美国主导的各大国际粮商,尤其是转基因专利拥有者、转基因种子提供商对中国禁售早已严重依赖的转基因种子,也许我们不仅要面临无地可种,还要面临短时间内无种可种的境地。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世界。”

粮食战争是大国博弈的终极杀器,尤其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靠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人口的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是天大的事儿。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说,美国对华粮食战争早已开启,这主要体现在对国内个别主要农产品品种的打击和垄断,比如大豆,以及在主粮领域的布局上。

更重要的体现在转基因上。

转基因在粮食战争中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转基因作物是不能够留种的,全部都要靠购买拥有转基因专利的公司的种子。另外,转基因作物还大量使用除草剂,长期使用对耕地有很大的副作用,对作物的安全也令人质疑。这也是为什么同一块耕地种转基因作物产量逐年减少的原因。

如果在大棋局到了“焦点时刻”,一旦中美发生正面冲突对抗,如果美国全面制裁中国,如果美国全面断绝对中国的转基因种子和技术,那些无法育种的转基因作物是否意味着无种可种?是否意味着粮食的大幅度减产?而粮食的缺口能否靠进口来弥补?那时美国是否联合其他国家对华禁售粮食和农产品?那时是否我们已经没有外汇购买粮食?那时人民币汇率是否爆贬而导致进口成本大幅度提高而进口不起粮食?

美国及其盟友控制粮食资源、产业链、发动粮食战争主要是通过“ABCD”四大国际跨国粮商来完成的:美国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法国路易·达孚(LouisDreyfus)。

目前这四大粮商:

1. 垄断了80%的世界粮食交易量;

2. 控制了全球十大谷物出口国中的9个;

3. 控制了中国75%以上的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食用油供应;

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跨国粮商参股控股了64家。已基本完成对中国大豆产业上中下游的绝对控制权。

这四大粮商从种子、饲料、化肥这些最初环节直到产、供、销一条龙经营,在市场几乎每个层面都从开始的渗透到最终占据绝对垄断优势,最终达到拥有定价权的目的。

我们从中国大豆这些年被外资控制的过程就能充分看出,美国等国际资本集团对中国的粮食战争早已开始布局了,大豆仅仅是一个品种而已。

目前中国每年要从海外进口9553万吨大豆,自给率不足20%,可以这样说,单就大豆而言,或者单就蛋白质而言,中国的粮食安全早已失守,早已被他人控制了。

“外资榨油企业只收购转基因大豆,不收国产大豆,收购价比较高,逼迫农民只能种转基因大豆,种子要从国外进口。转基因大豆占据中国市场后,定价权就在他们手中了。”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陆德介绍:“在种子方面,我们现在进口的粮食种子是70%,蔬菜花卉类种子是92%。”

中国十大食用油加工企业中,年产量150万吨以上的有3家,即“益海”“嘉里”“中粮”,前两家企业同属一个集团,即丰益国际,系新加坡丰益集团与美国ADM共同投资组建的。

“嘉里”拥有金龙鱼、胡姬花、花旗等食用油品牌,金龙鱼已成功控股38家企业,参股鲁花等加工企业,工厂遍布全国。而“中粮系”食用植物油的主要贸易进口对象仍是美国ADM。

目前金龙鱼、福临门、鲁花三大食用油品牌占中国食用油70%以上市场份额,即“丰益嘉里系”独占中国食用油近50%市场份额。在外资形成原料买方垄断的同时,也垄断了产品定价权。

大豆失守只是外资操控中国粮食市场的一个缩影,水稻和玉米正在遭遇与大豆同样的经历。国际粮商对中国其他粮食品种、包括主粮的布局早已展开。

早在十年前,外资就开始在东北布局水稻全产业链,从种子、种植、仓储,直到加工,无一遗漏。

2005年,新加坡注册的国际粮商丰益国际就在东北涉足水稻、大豆、玉米等系列深加工。合资公司益海粮油在佳木斯市的水稻生产基地,生产“香满园”、“金元宝”、“香宴”、“鲤鱼”、“金龙鱼”5个品牌,30多种规格的大米品牌产品。种子方面,益海种业已经在河北、安徽、新疆、吉林、北京、黑龙江成立了6个省级公司。

据了解,外资企业已在中国审定了玉米品种84个。美国孟山都公司在广西推广种植了1000多万亩玉米,相当于玉米大省黑龙江种植面积的1/5。

2010年3月份,中国市场玉米价格开始逐渐上扬,2018年玉米小麦价格更是快速上涨。中粮集团14年开始首次大规模进口转基因玉米,业内人士担忧,中国的玉米产业是否会重演大豆被外资控制的悲剧。

玉米是养殖行业中的主要原料,一旦其被外资控制,中国的养殖业就要受制于外资,猪、鸡、鸭肉类价格就掌握在外资手里,中国的物价也就间接的被外资操控了,而物价一旦暴涨而导致恶性通胀,这又间接的影响到中国的金融货币和产业政策......

不但如此,国际粮商还在全国各地开始收购基层粮库、租赁粮库,向粮食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渗透。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外资正在加紧中国粮食领域全面布局,逐渐进入上游原料仓储、粮食加工、粮食销售各个领域。当国际粮商逐渐完全掌握中国粮食流通领域之后,将对中国粮食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国际粮商早已开始在我国主粮上布局了。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预测,从2015-2018年,短短4年时间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2559千公顷、稻谷减少616千公顷,小麦减少311千公顷,油菜籽减少534千公顷,合计4020千公顷。

房地产十几年发展,使得中国大到一线城市,小到县城乡村,最好的耕地被种房子了。城镇周边的土地是中国最好的耕地,往往都是用来种蔬菜经济作物的,被搞了房地产后,蔬菜基地就占用了粮田,粮食缺口就靠进口。万恶的十几年房地产泡沫膨胀已经把我国最好的、城镇周边的良田悉数尽毁,都变成了砖头水泥、高楼大厦、开发区。中国的所谓18亿亩耕地还是过去真正意义上的18亿亩耕地吗?所谓的“十八亿亩耕地”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十八亿亩耕地”了,天知道现在这十八亿亩耕地是怎么“张冠李戴”、“滥竽充数”搞出来的。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前市长黄奇帆5月26日在复旦大学演讲时说:

“宏观上看,国内每年都要供应城市开发用地,要把农业用地、耕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几十年来,大体上平均每年要用800万亩耕地征地动迁,转化为国有建设用地。每年800万亩,每10年就是8000万亩,加上地方政府或者地方上的各种企业,总会有一些计划外的征地,这样的话,国家一年800万亩,下边有个百分之十几多征的地,实际上,每十年国家要用掉1亿亩耕地。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国家的耕地少了3亿多亩,1980年的时候,国家的耕地是23亿亩,到了去年,是20亿亩左右,再过30年就不可避免地要降到18亿亩以下了。”

“我们国家有个判断,无论如何,十三四亿人口,吃饭问题至少需要18亿亩耕地。一亩地满打满算产1000斤粮食,每年1万亿斤粮就需要10亿亩解决吃饭问题,五六亿亩种蔬菜水果,但是我们还需要饲料,我们吃的肉类,人均一年要吃40公斤左右,13亿人,就是5000万吨,按照1:4算饲料,就是几亿吨,这几亿吨需要五六亿亩地,所以中国的地是不够的,每年都要进口饲料或者粮食。总之,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这是中国的客观需要和国家安全所在。”

可是房地产的发展使得“十八亿亩耕地”变成怎样的耕地了呢?

所以,说了很多年的18亿亩耕地红线,在2018年,国家对18亿亩耕地的红线开始有了变化,18亿亩耕地很少见诸于官方文件了,取而代之的是2018年2月的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施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通知》,其中提到:到2020年确保全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耕地。

再从进口角度来看,美国贸易战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缩减中美贸易逆差,打击中国外汇储备,使得中国的外储失去“活水之源”。当“进口刚需”价格大幅度上涨(比如石油),会更快的消耗大国的外汇储备,当贸易战效果显现会抑制大国的创汇能力。而作为“进口刚需”之一的粮食,在国内耕地减少、气候长期不利的背景下,进口粮食需求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

2002年以来,中国的粮食进口量增长了800%。而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粮食累计进口13062万吨,较上年增加13.9%,我国粮食进口总量创历史新高,超过了我国2017年粮食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我国的粮食20%以上依靠进口。

据粮食局的数据,2016年中国就将国际上可流通粮食的50%(1亿多吨)都进口到国内,世界已没有多少余粮可供中国进口了。目前全球还有70多个国家严重缺粮,8亿多人口处于饥饿或者半饥饿。

实际上,人类在过去20年虽然粮食生产在不断增加,但由于全球人口也在同步增长,人均粮食占有量实际低于20年前的水平。

如果中国粮食进口粮继续增加,哪怕是几个百分点,都将会大幅度拉升国际粮食价格,进而提高中国进口粮食的成本。而中国的外汇储备在贸易战和资本不断外流背景下一旦流动性吃紧,就会面临对粮食无钱可买的境地。

无论是因为国际粮价上涨还是无钱可买,都将大幅度推升国内粮价。“粮价动,天地动”,粮价如果大幅度上涨,通胀将无法控制,目前一些危机中国家的恶性通胀将会在我们身上上演。

当粮价大幅度上涨之时,也许又开启了另一块国有资产重置的序幕,那时回头看看这几年的大跃进似的土地流转,会作何感想呢?

在我们有能力解决粮食问题时,美国会尽力低价卖给我们粮食,当中国一旦无力解决粮食自给、或者无力购买粮食时,那时美国对中国的策略将会剧变,那时华尔街利益集团必将对中国发动早已布局的粮食战争,找借口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找借口对中国禁售粮食。那时,中国要么无钱买粮,要么有钱也买不到足够的粮食。

更为可怕的是,那时也许美国主导的各大国际粮商,尤其是转基因专利拥有者、转基因种子提供商对中国禁售早已严重依赖的转基因种子,也许我们不仅要面临无地可种,还要面临短时间内无种可种的境地。

中国什么问题都可以出,粮食安全不能出问题,粮食安全是天大的事儿!中国的粮食问题一定要依靠自给,无论有钱买还是没钱买,都必须依靠国内来解决,那些忽悠要把资金用在房地产而不用在农业上的砖家,毫无疑问必是卖国贼、买办。

不禁对最近我国在农业领域的进一步开放深感担忧:

“取消小麦、玉米之外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近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将积极、稳妥、有序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进口额占全球农产品贸易额的1/10。目前大豆、食糖、棉花等农产品,中国都是全球最大买家。韩俊表示,继续扩大开放,主动增加进口,这是中国既定的政策。

粮食战争迟早要打响,也许粮食战争正在逼近,我们准备好了吗?也许正在“准备”中......


粮食战争行将开启?(节录)

浏览:5836 作者: 时间:2020-09-29 分类:最新视点关注信息文章
在我们有能力解决粮食问题时,美国会尽力低价卖给我们粮食,当中国一旦无力解决粮食自给、或者无力购买粮食时,那时美国对中国的策略将会剧变,那时华尔街利益集团必将对中国发动早已布局的粮食战争,找借口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找借口对中国禁售粮食。

编者按:

此材料是关于中美“粮食战争”的一份存在重大争议的研究报告。目前,“中国依靠7%的耕地养活全球20%人口”的说法已经过时。中国农产品进口量的土地当量(即完全自己生产所需要的土地面积)已有6-7亿亩之多。国家战略已经调整为水稻、小麦自给率95%,玉米85%。但是,中美贸易战中我们已经取消了对大豆所加关税并承诺进口更多的美国农产品。核心问题是水稻、小麦、玉米的进口配额。可以肯定地说,美国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比我国同类农产品的生产效率高、质量好。大豆就是一个实例。有专家说,我国放开一个品种的农产品进口,就会摧毁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如果扩大配额甚至取消配额,我国农业生产必然会受到强烈冲击。目前,根据国外媒体报道,玉米已为中国增加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品种。

研究院关于小麦、玉米、奶牛、土豆的调查说明,我国已经具备的农业先进生产力可以比农户分散种植或养殖的效率高20%-30%,只是目前农业生产关系尚不能适应先进的农业生产力。因此,除个别实例外,总体生产效率仍达不到先进生产力的水平。如果我国扩大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首当其冲的是分散种植或养殖的农户。他们的产品不要说进入市场,就是自食恐怕也难以维持。

正如有专家所说,打国际贸易战,关键是做好国内自己的事情。研究院提出,在家庭承包制基础上,坚持市场化原则,重回规模化之路是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方向。现在的任务是深化改革,尽快形成符合这一战略方向的制度环境。

粮食战争行将开启?(节录)

莲心学堂

 

在我们有能力解决粮食问题时,美国会尽力低价卖给我们粮食,当中国一旦无力解决粮食自给、或者无力购买粮食时,那时美国对中国的策略将会剧变,那时华尔街利益集团必将对中国发动早已布局的粮食战争,找借口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找借口对中国禁售粮食。那时,中国要么无钱买粮,要么有钱也买不到足够的粮食。更为可怕的是,那时也许美国主导的各大国际粮商,尤其是转基因专利拥有者、转基因种子提供商对中国禁售早已严重依赖的转基因种子,也许我们不仅要面临无地可种,还要面临短时间内无种可种的境地。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世界。”

粮食战争是大国博弈的终极杀器,尤其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靠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人口的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是天大的事儿。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说,美国对华粮食战争早已开启,这主要体现在对国内个别主要农产品品种的打击和垄断,比如大豆,以及在主粮领域的布局上。

更重要的体现在转基因上。

转基因在粮食战争中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转基因作物是不能够留种的,全部都要靠购买拥有转基因专利的公司的种子。另外,转基因作物还大量使用除草剂,长期使用对耕地有很大的副作用,对作物的安全也令人质疑。这也是为什么同一块耕地种转基因作物产量逐年减少的原因。

如果在大棋局到了“焦点时刻”,一旦中美发生正面冲突对抗,如果美国全面制裁中国,如果美国全面断绝对中国的转基因种子和技术,那些无法育种的转基因作物是否意味着无种可种?是否意味着粮食的大幅度减产?而粮食的缺口能否靠进口来弥补?那时美国是否联合其他国家对华禁售粮食和农产品?那时是否我们已经没有外汇购买粮食?那时人民币汇率是否爆贬而导致进口成本大幅度提高而进口不起粮食?

美国及其盟友控制粮食资源、产业链、发动粮食战争主要是通过“ABCD”四大国际跨国粮商来完成的:美国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法国路易·达孚(LouisDreyfus)。

目前这四大粮商:

1. 垄断了80%的世界粮食交易量;

2. 控制了全球十大谷物出口国中的9个;

3. 控制了中国75%以上的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食用油供应;

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跨国粮商参股控股了64家。已基本完成对中国大豆产业上中下游的绝对控制权。

这四大粮商从种子、饲料、化肥这些最初环节直到产、供、销一条龙经营,在市场几乎每个层面都从开始的渗透到最终占据绝对垄断优势,最终达到拥有定价权的目的。

我们从中国大豆这些年被外资控制的过程就能充分看出,美国等国际资本集团对中国的粮食战争早已开始布局了,大豆仅仅是一个品种而已。

目前中国每年要从海外进口9553万吨大豆,自给率不足20%,可以这样说,单就大豆而言,或者单就蛋白质而言,中国的粮食安全早已失守,早已被他人控制了。

“外资榨油企业只收购转基因大豆,不收国产大豆,收购价比较高,逼迫农民只能种转基因大豆,种子要从国外进口。转基因大豆占据中国市场后,定价权就在他们手中了。”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陆德介绍:“在种子方面,我们现在进口的粮食种子是70%,蔬菜花卉类种子是92%。”

中国十大食用油加工企业中,年产量150万吨以上的有3家,即“益海”“嘉里”“中粮”,前两家企业同属一个集团,即丰益国际,系新加坡丰益集团与美国ADM共同投资组建的。

“嘉里”拥有金龙鱼、胡姬花、花旗等食用油品牌,金龙鱼已成功控股38家企业,参股鲁花等加工企业,工厂遍布全国。而“中粮系”食用植物油的主要贸易进口对象仍是美国ADM。

目前金龙鱼、福临门、鲁花三大食用油品牌占中国食用油70%以上市场份额,即“丰益嘉里系”独占中国食用油近50%市场份额。在外资形成原料买方垄断的同时,也垄断了产品定价权。

大豆失守只是外资操控中国粮食市场的一个缩影,水稻和玉米正在遭遇与大豆同样的经历。国际粮商对中国其他粮食品种、包括主粮的布局早已展开。

早在十年前,外资就开始在东北布局水稻全产业链,从种子、种植、仓储,直到加工,无一遗漏。

2005年,新加坡注册的国际粮商丰益国际就在东北涉足水稻、大豆、玉米等系列深加工。合资公司益海粮油在佳木斯市的水稻生产基地,生产“香满园”、“金元宝”、“香宴”、“鲤鱼”、“金龙鱼”5个品牌,30多种规格的大米品牌产品。种子方面,益海种业已经在河北、安徽、新疆、吉林、北京、黑龙江成立了6个省级公司。

据了解,外资企业已在中国审定了玉米品种84个。美国孟山都公司在广西推广种植了1000多万亩玉米,相当于玉米大省黑龙江种植面积的1/5。

2010年3月份,中国市场玉米价格开始逐渐上扬,2018年玉米小麦价格更是快速上涨。中粮集团14年开始首次大规模进口转基因玉米,业内人士担忧,中国的玉米产业是否会重演大豆被外资控制的悲剧。

玉米是养殖行业中的主要原料,一旦其被外资控制,中国的养殖业就要受制于外资,猪、鸡、鸭肉类价格就掌握在外资手里,中国的物价也就间接的被外资操控了,而物价一旦暴涨而导致恶性通胀,这又间接的影响到中国的金融货币和产业政策......

不但如此,国际粮商还在全国各地开始收购基层粮库、租赁粮库,向粮食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渗透。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外资正在加紧中国粮食领域全面布局,逐渐进入上游原料仓储、粮食加工、粮食销售各个领域。当国际粮商逐渐完全掌握中国粮食流通领域之后,将对中国粮食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国际粮商早已开始在我国主粮上布局了。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预测,从2015-2018年,短短4年时间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2559千公顷、稻谷减少616千公顷,小麦减少311千公顷,油菜籽减少534千公顷,合计4020千公顷。

房地产十几年发展,使得中国大到一线城市,小到县城乡村,最好的耕地被种房子了。城镇周边的土地是中国最好的耕地,往往都是用来种蔬菜经济作物的,被搞了房地产后,蔬菜基地就占用了粮田,粮食缺口就靠进口。万恶的十几年房地产泡沫膨胀已经把我国最好的、城镇周边的良田悉数尽毁,都变成了砖头水泥、高楼大厦、开发区。中国的所谓18亿亩耕地还是过去真正意义上的18亿亩耕地吗?所谓的“十八亿亩耕地”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十八亿亩耕地”了,天知道现在这十八亿亩耕地是怎么“张冠李戴”、“滥竽充数”搞出来的。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前市长黄奇帆5月26日在复旦大学演讲时说:

“宏观上看,国内每年都要供应城市开发用地,要把农业用地、耕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几十年来,大体上平均每年要用800万亩耕地征地动迁,转化为国有建设用地。每年800万亩,每10年就是8000万亩,加上地方政府或者地方上的各种企业,总会有一些计划外的征地,这样的话,国家一年800万亩,下边有个百分之十几多征的地,实际上,每十年国家要用掉1亿亩耕地。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国家的耕地少了3亿多亩,1980年的时候,国家的耕地是23亿亩,到了去年,是20亿亩左右,再过30年就不可避免地要降到18亿亩以下了。”

“我们国家有个判断,无论如何,十三四亿人口,吃饭问题至少需要18亿亩耕地。一亩地满打满算产1000斤粮食,每年1万亿斤粮就需要10亿亩解决吃饭问题,五六亿亩种蔬菜水果,但是我们还需要饲料,我们吃的肉类,人均一年要吃40公斤左右,13亿人,就是5000万吨,按照1:4算饲料,就是几亿吨,这几亿吨需要五六亿亩地,所以中国的地是不够的,每年都要进口饲料或者粮食。总之,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这是中国的客观需要和国家安全所在。”

可是房地产的发展使得“十八亿亩耕地”变成怎样的耕地了呢?

所以,说了很多年的18亿亩耕地红线,在2018年,国家对18亿亩耕地的红线开始有了变化,18亿亩耕地很少见诸于官方文件了,取而代之的是2018年2月的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施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通知》,其中提到:到2020年确保全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耕地。

再从进口角度来看,美国贸易战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缩减中美贸易逆差,打击中国外汇储备,使得中国的外储失去“活水之源”。当“进口刚需”价格大幅度上涨(比如石油),会更快的消耗大国的外汇储备,当贸易战效果显现会抑制大国的创汇能力。而作为“进口刚需”之一的粮食,在国内耕地减少、气候长期不利的背景下,进口粮食需求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

2002年以来,中国的粮食进口量增长了800%。而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粮食累计进口13062万吨,较上年增加13.9%,我国粮食进口总量创历史新高,超过了我国2017年粮食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我国的粮食20%以上依靠进口。

据粮食局的数据,2016年中国就将国际上可流通粮食的50%(1亿多吨)都进口到国内,世界已没有多少余粮可供中国进口了。目前全球还有70多个国家严重缺粮,8亿多人口处于饥饿或者半饥饿。

实际上,人类在过去20年虽然粮食生产在不断增加,但由于全球人口也在同步增长,人均粮食占有量实际低于20年前的水平。

如果中国粮食进口粮继续增加,哪怕是几个百分点,都将会大幅度拉升国际粮食价格,进而提高中国进口粮食的成本。而中国的外汇储备在贸易战和资本不断外流背景下一旦流动性吃紧,就会面临对粮食无钱可买的境地。

无论是因为国际粮价上涨还是无钱可买,都将大幅度推升国内粮价。“粮价动,天地动”,粮价如果大幅度上涨,通胀将无法控制,目前一些危机中国家的恶性通胀将会在我们身上上演。

当粮价大幅度上涨之时,也许又开启了另一块国有资产重置的序幕,那时回头看看这几年的大跃进似的土地流转,会作何感想呢?

在我们有能力解决粮食问题时,美国会尽力低价卖给我们粮食,当中国一旦无力解决粮食自给、或者无力购买粮食时,那时美国对中国的策略将会剧变,那时华尔街利益集团必将对中国发动早已布局的粮食战争,找借口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找借口对中国禁售粮食。那时,中国要么无钱买粮,要么有钱也买不到足够的粮食。

更为可怕的是,那时也许美国主导的各大国际粮商,尤其是转基因专利拥有者、转基因种子提供商对中国禁售早已严重依赖的转基因种子,也许我们不仅要面临无地可种,还要面临短时间内无种可种的境地。

中国什么问题都可以出,粮食安全不能出问题,粮食安全是天大的事儿!中国的粮食问题一定要依靠自给,无论有钱买还是没钱买,都必须依靠国内来解决,那些忽悠要把资金用在房地产而不用在农业上的砖家,毫无疑问必是卖国贼、买办。

不禁对最近我国在农业领域的进一步开放深感担忧:

“取消小麦、玉米之外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近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将积极、稳妥、有序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进口额占全球农产品贸易额的1/10。目前大豆、食糖、棉花等农产品,中国都是全球最大买家。韩俊表示,继续扩大开放,主动增加进口,这是中国既定的政策。

粮食战争迟早要打响,也许粮食战争正在逼近,我们准备好了吗?也许正在“准备”中......


专家委员会(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沅 
邓  运
赵喜子
杨凯生
陈小津
陈佐洱
李君如
张克华
张燕生
张宇燕
谢渡扬
苏   宁
马晓力
于洪君
王秦丰
叶克冬
刘晓北
乔宗淮
张国宝
张红宇
宋晓梧
李毅中
李   勇
许宪春
张  茅
张思平
陈小工
陈清泰
汪光焘
周坚卫
秦朝英
徐冠华
徐庆华
胡存智
周禹鹏
周和平
曹保榆
梁维娜
葛东升
廖晓淇
李小雪
李新创
刘  怡
张  伟
陈小鲁
陈洪生
胡德平
高西庆
章百家
衣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