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10:中国汽车行业创新调研报告

联办财经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描述
描述
专家团
学术委员成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万   峰
王   沅 
王东明
任克雷
邓   运
衣锡群 
赵喜子
杨凯生
陈小津
陈洪生
李新创
李君如
张克华
张燕生
张宇燕
谢渡扬
苏   宁
顾问成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马晓力
于洪君
王秦丰
叶克冬
刘晓北
乔宗淮
张国宝
张红宇
宋晓梧
李毅中
李   勇
许宪春
张  茅
张思平
陈小工
陈清泰
陈喜庆
周坚卫
秦朝英
徐冠华
胡存智
徐庆华
周禹鹏
周和平
黄奇帆
曹保榆
梁维娜
葛东升
廖晓淇
浏览:4508 作者: 来源: 时间:2018-07-18 分类:研究成果调研报告文章


   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路径及财税制度研究行业调研报告二

    ——广汽集团与华晨汽车创新比较与启示

         目 

一、广汽集团创新模式分析....................................................................................... 1

(一)广汽集团创新的路径................................................................................ 2

1.广汽集团自主创新时点选择...................................................................... 3

2.实践中如何处理开放创新与自主创新关系.............................................. 4

3.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来源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 8

4.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基础.......................................................... 9

5.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市场效果................................................................ 10

(二)广汽自主创新的经验教训...................................................................... 11

(三)广汽集团创新过程中的税务问题.......................................................... 13

二、华晨汽车创新模式分析..................................................................................... 13

(一)华晨汽车创新的路径.............................................................................. 13

1.华晨汽车自主创新时点的选择................................................................ 14

2.实践中如何处理开放创新与自主创新关系............................................ 14

3.华晨汽车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来源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 15

4.华晨汽车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基础........................................................ 17

5.华晨汽车自主创新的市场效果................................................................ 18

(二)华晨汽车自主创新的经验教训.............................................................. 20

三、广汽集团和华晨汽车创新模式比较分析与启示............................................. 22

(一)比较分析.................................................................................................. 22

(二)启示.......................................................................................................... 24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产销国,对世界汽车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汽车行业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一是,中国的汽车市场开放度较高,往往被作为中外贸易谈判进一步开放的先试先行领域。二是,中国的汽车行业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较高,零部件配套不完善,长期被跨国公司(跨国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控制在“微笑曲线”低端。三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起步晚,起点低,人才和创新投入不足。四是,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冲击下,全球汽车行业处于大变局之中,使得中国汽车行业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负重前行下,还要迎接技术变轨下新能源汽车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开放创新的基础上发展中国汽车行业的自主品牌?如何在合资汽车企业的强势下成功发展自主品牌?在企业的创新实践中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到底是怎样发生作用的?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遴选了两家汽车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一个是广汽集团,一个是华晨集团。之所以遴选这两家企业,是由于这两家企业自主创新工作都各具特色。

一、广汽集团创新模式分析

广汽集团的前身是广州汽车厂,19853月广州汽车厂与标致公司、中国国际信托公司、国际金融银行巴黎国民银行共同成立广州标致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广州标致”、“广标”)。1993年开始,作为行业最早的三大三小之一的广标逐渐衰落,最后以失败告终。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汽集团”)成立于2005628日,广汽集团是大型国有控股企业,拥有研发、整车、零部件、商贸、金融五大板块。目前,广汽集团旗下有自主品牌、日系合资、欧美系合资三大整车核心业务板块,有广汽乘用车(广汽的自主品牌“传祺”)、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三菱、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广汽研究院等数十家知名企业与研发机构。其中有五个整车厂:广汽乘用车(广汽“传祺”)、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三菱和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

广汽集团经历了广州标志、广州本田、广州丰田等合资合作的历程(详见附录1),既有失败也有成功,广汽集团的自主创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酝酿和发展起来的,基本过程呈现出:开放为主(广标、广本)——吸收开放的资源,启动自主创新(创立自主品牌“传祺”),逐步扩大自主创新的比重——自主创新的比重越来越大和开放创新(广本、广丰、广三、广菲)并行的轨迹。

(一)广汽集团创新的路径

广汽集团的创新是一个:开放创新——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并存的历程。特征是:

1.广汽集团自主创新时点选择

广汽集团的创新历程起于开放创新。广汽集团前身广州汽车厂经历了与标致公司合资合作的失败历程。广汽集团本身又经历了与本田公司合作的积累,其后开始自主创新创立自主品牌。

广汽集团自主品牌创立的时点选择,注重开放创新下能力的积累,特别是注重多重条件的经验积累。广标的发展经历,为广汽集团积累了技术人才和经验。特别是自1997年广汽集团成立后广本的投产,通过六、七年的发展,资本、人才、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多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自主品牌的创立有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包括技术承接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相对开放的外部资源包括对全球零部件资源利用,这个时候,广汽人认为只要具备资金实力,就可以通过在购买过程中参与学习来形成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这些,构成了广汽集团开展自主创新的先决条件。条件具备以后,“广本就是广汽、广汽就是广本”的说法刺痛并触动了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决心。可见,开放创新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提升自主创新的起点,而且为自主创新积累能力。

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具备了自主创新的条件。此时是否开展自主创新,取决于大股东自主创新发展的决心、实际的投入决策,这是影响一个市场化行业中的企业是否开展自主创新的关键要素。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决策和全部投入来自于大股东,大股东的自主创新决策和达成自主创新的决心是广汽集团自主创新成功实践的核心动力。通过对广汽集团的调研可见,广汽研究院的成立和发展,就是大股东广汽集团将获得的收益(包括投资合资企业的收益)连续五年累计投入178亿元、坚持要开展自主创新的成果。

2.实践中如何处理开放创新与自主创新关系

广汽集团的自主研发,充分吸取了广标开放创新失败的教训,也充分发挥了广本、广丰开放创新的作用。

吸取过去的教训,努力争取在开放创新中的主动权。当年广标的技术引进,根据协议,对标致505合资企业没有改进权,所以当外方不对引进产品更新换代时,就难以应对市场变化,终因产品落后被市场淘汰了。与本田的合作,广州市充分吸取了过去的教训,在与外方谈判时坚持把推进国产化写进基础协议,并要求同时引进两个车型,要有改进权,还要建立研发中心,并且引进技术的同时要引进适合国情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在后来的合作过程中,广本的质量把控、流程管理、零部件体系的建立、销售服务等为广汽集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广汽人称广本为广汽集团的“黄埔军校”,广汽集团一批又一批的高层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广本“轮训”,利用在广本工作积累的经验,服务于广汽集团所投资的各个企业,并成为中坚力量。广汽集团很好地处理了与合资企业的关系,充分发挥了开放创新的作用,注重抓住机会通过人员流动培养团队的自主创新能力。开放创新为广汽集团积累了资金、人才、技术实力。广州市在总结时认为广汽继广标失败之后成功重组每一步都离不开本田的支持和理解。

借力开放创新提高技术能力起点、培育自主创新能力。追朔历史,由于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广汽集团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传祺”的技术起点是从中高端起步,但是,仅仅依靠当时广汽集团自身的研发力量,还是很难实现设定的自主创新计划。因此,当时广汽集团决定再次引进外部资源、走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路。为此,广汽集团结合中国国情和广汽集团当时的实际情况,通过广泛的调研和搜寻,于2008年广汽与菲亚特汽车公司签署了一系列技术合作协议,双方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契约的形式形成菲亚特汽车公司协助广汽集团创建自主品牌的合作关系。双方首先在核心技术——发动机技术方面展开合作,并延伸到整车开发技术、造型、工艺等方面。具体的方式是:广汽集团首先从菲亚特汽车公司购买了一个中高级汽车制造平台“阿尔法罗密欧166”,借鉴参考“阿尔法罗密欧”车型相关技术及设计,并采用“阿尔法罗密欧166”车型(B级车)底盘,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化为自主技术。后来,广汽集团在介绍自主创新工作时总结说:“传祺”有两样东西是从国外进口的:一是底盘系统里的悬挂系统;二是发动机系统,只是这两样东西也是在引进之后进行了超过500项的二次开发,以更适应中国市场。广汽集团没有采取在合资企业换代车型底盘上搞自主的路径,而是通过二次开发,融入了广汽集团对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独到理解。因此,广汽集团的自主创新,不仅是坚持要把握核心技术自主拥有的主动权,而且是把培养和提升对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一个主要方面,打造长久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使得广汽集团可以在其二次开发的自主平台上再发展出自有的不同车型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消化吸收培育自主研发能力,把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协同起来,成为实现有效自主创新的成功实践。

坚持自主创新方向、坚持正向研发。广汽集团的再次合资是在充分总结广标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进行的。广标的教训主要在于:当时的标致公司认为汽车制造太复杂,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做不了,因此采取CKD(全散件组装),即大量进口散件由中国组装的方式来进行整车生产赚钱,而且还是采用的1968年上市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停产的老产品。同时为了降低风险,标致只占小股(22%),其股份来自中方应该给的技术转让费和法国进口的设备入股,而且由于标致公司通过CKD赚取大量利润(根据汽车商业评论的数据:1984-1995年,标致公司此项目中供应的CKD件总额为当时人民币近50亿元),因此也不愿意进行零部件本土化。当广汽方面希望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要求扩大产量时,标致公司不愿意出资,标致公司不肯大投入的根本原因是不想把利益的来源重点寄托在公司未来的股权收益上,更倾向于通过老旧技术输出、急功近利。这一方面反映出在广汽的起步阶段,由于自身的条件不足,合作方不把与广汽的合作当作一个长期的项目,也没有把与广汽合资合作的汽车企业纳入合作方全球产业链布局的主要环节,只是淘汰技术的出口集散地和寻求急功近利的源泉。另一方面反映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弱的时候,往往是被动地发展,难以拥有技术发展和财富分配的主动权。总结当时的开放创新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使广汽在后来与广本的合资合作上,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不断提升自身的条件,为的就是将来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且,当条件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在开展自主创新时,在路径选择上,广汽集团坚持创建全新的、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走正向研发的自主之路。正向研发对于广汽集团的意义:一方面是充分吸取广标当年由于没有发展主动权而受制于人,最终自己的命运被合作方决定的教训;另一方面,由于广汽集团发展到今天,合资合作伙伴有本田、丰田等诸多方面,为了与外方的合作能够平等并可持续地发展,更需要重视双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具备。

3.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来源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

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基础技术来自引进技术,但是,是基于正向研发和坚持滚动发展的原则。2007年实现核心技术来自菲亚特的发动机和底盘技术的转让,并确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径。由于引进的技术产品与当时国际先进技术存在超过10年以上的差距,也就是说仅仅是一个“敲门砖”的作用。为了实现正向研发,广汽实施了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具体是:通过在国际上寻找“拐棍”(国外的技术工程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交流学习,甚至付出高额代价通过派出海外工作组学习来培养自身的研究开发能力,相当于“取经”。在研究开发的过程中,每一个项目都有广汽人参与其中,研究院本部还以“远程”方式与海外组实时对接,及时消化吸收技术知识。后来在总结经验时,广汽方面认为这样做的成效非常显著,在此期间,广汽研究院的研发能力有了快速长进,并积累了较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后续自主研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广汽集团从开始就制定了自己的发动机研发计划,他们选择的是适合自己的中档偏低型的发动机,而且还制定了设立自己的发动机工厂的计划,最终,通过对引进发动机的技术做重大升级改造,实现了制造自主的、升级换代的发动机,扔掉“拐棍”直接走向完全自主,彻底解决了知识产权的后顾之忧问题。

2005年,广汽集团开始谋划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项目。2006年,广汽集团发布中长期自主品牌战略。根据广汽集团资料的记载,当时规划的实现自主品牌的主要路径:巩固提高已有的技术和自主品牌(“羊城”、“骏威”);开放自主地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创建自主新品牌(乘用车自主品牌);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并形成合资企业自主品牌(广州本田、广州丰田等);通过国内外购买、兼并、持股、技术转让与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快自主品牌发展。

可见,从开展自主创新工作开始,广汽集团就认识到:不仅仅要注重开放创新实现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还要借力开放创新来提高和培育自主创新的能力,才能提高自主创新的效率。而且广汽集团的自主创新是一个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全方位的自主创新。将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最大化协同。

4.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基础

人才是开展自主创新的前置条件之一。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人才资源,最早源自广标失败的财富。在总结广标作为开放创新失败案例的经验教训时,广汽集团得出:

配备一个懂业务、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可见那时已经意识到,在实际工作中,经理层的执行能力决定了自主创新的效率乃至成败。

具备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广标之痛留给广汽的不仅仅是教训,更宝贵的是在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人才的条件下,与标致十年合资培养锻炼出来的汽车人才、以及与外资合作的经验。后来又通过再次合资,使广汽积淀了更多的人才,不仅仅是现代汽车工业的人才队伍,更主要的是还包括高素质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队伍。广汽集团通过已经形成的集团内自主、合资企业人员轮岗制,并在全市、全国乃至全球大范围使用人才选聘、定点委托培养等方式,造就了高层次人才队伍。

5.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市场效果

广汽传祺作为广汽乘用车的品牌,是广汽集团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打造的自主品牌。201012月,首款车传祺GA5轿车成功推出市场,随后陆续推出多款车型。2017年,广汽传祺累积销量达50.86万辆,较2016年同期同比增长37%。反映了市场的接受程度。

201692日,2016年度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在北京发布。广汽传祺以87.14高分荣膺中国品牌满意度第一名,并成功跻身于行业主流车前列。2017222日,2017年中国汽车行业客户满意度调研结果在北京发布,传祺GS4获得消费者评价最佳紧凑型SUV车型奖,消费者满意度得分在紧凑型SUV中排名第一。全球知名市场调研机构 J.D. Power的评分则可以看出广汽传祺稳定发展的品质实力。J.D. Power发布的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是通过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来看新车的质量,新车质量得分越低,表明问题数越少、质量越好。2017928日,J.D. Power发布了2017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报告,广汽传祺连续五年位列中国品牌第一 。同时,在紧凑型SUV细分市场排名中,传祺GS4连续两年位列紧凑型SUV细分市场中国品牌榜首。反映出市场的认可程度。


调研报告10:中国汽车行业创新调研报告

浏览:4510 作者: 时间:2018-07-18 分类:研究成果调研报告文章
广汽集团经历了广州标志广州本田广州丰田等合资合作的历程详见附录1,既有失败也有成功,广汽集团的自主创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酝酿和发展起来的,基本过程呈现出开放为主广标广本吸收开放的资源,启动自主创新创立自主品牌传祺,逐步扩大自主创新的比重自主创新的比重越来越大和开放创新广本广丰广三广菲并行的轨迹


   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路径及财税制度研究行业调研报告二

    ——广汽集团与华晨汽车创新比较与启示

         目 

一、广汽集团创新模式分析....................................................................................... 1

(一)广汽集团创新的路径................................................................................ 2

1.广汽集团自主创新时点选择...................................................................... 3

2.实践中如何处理开放创新与自主创新关系.............................................. 4

3.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来源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 8

4.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基础.......................................................... 9

5.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市场效果................................................................ 10

(二)广汽自主创新的经验教训...................................................................... 11

(三)广汽集团创新过程中的税务问题.......................................................... 13

二、华晨汽车创新模式分析..................................................................................... 13

(一)华晨汽车创新的路径.............................................................................. 13

1.华晨汽车自主创新时点的选择................................................................ 14

2.实践中如何处理开放创新与自主创新关系............................................ 14

3.华晨汽车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来源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 15

4.华晨汽车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基础........................................................ 17

5.华晨汽车自主创新的市场效果................................................................ 18

(二)华晨汽车自主创新的经验教训.............................................................. 20

三、广汽集团和华晨汽车创新模式比较分析与启示............................................. 22

(一)比较分析.................................................................................................. 22

(二)启示.......................................................................................................... 24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产销国,对世界汽车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汽车行业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一是,中国的汽车市场开放度较高,往往被作为中外贸易谈判进一步开放的先试先行领域。二是,中国的汽车行业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较高,零部件配套不完善,长期被跨国公司(跨国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控制在“微笑曲线”低端。三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起步晚,起点低,人才和创新投入不足。四是,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冲击下,全球汽车行业处于大变局之中,使得中国汽车行业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负重前行下,还要迎接技术变轨下新能源汽车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开放创新的基础上发展中国汽车行业的自主品牌?如何在合资汽车企业的强势下成功发展自主品牌?在企业的创新实践中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到底是怎样发生作用的?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遴选了两家汽车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一个是广汽集团,一个是华晨集团。之所以遴选这两家企业,是由于这两家企业自主创新工作都各具特色。

一、广汽集团创新模式分析

广汽集团的前身是广州汽车厂,19853月广州汽车厂与标致公司、中国国际信托公司、国际金融银行巴黎国民银行共同成立广州标致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广州标致”、“广标”)。1993年开始,作为行业最早的三大三小之一的广标逐渐衰落,最后以失败告终。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汽集团”)成立于2005628日,广汽集团是大型国有控股企业,拥有研发、整车、零部件、商贸、金融五大板块。目前,广汽集团旗下有自主品牌、日系合资、欧美系合资三大整车核心业务板块,有广汽乘用车(广汽的自主品牌“传祺”)、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三菱、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广汽研究院等数十家知名企业与研发机构。其中有五个整车厂:广汽乘用车(广汽“传祺”)、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三菱和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

广汽集团经历了广州标志、广州本田、广州丰田等合资合作的历程(详见附录1),既有失败也有成功,广汽集团的自主创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酝酿和发展起来的,基本过程呈现出:开放为主(广标、广本)——吸收开放的资源,启动自主创新(创立自主品牌“传祺”),逐步扩大自主创新的比重——自主创新的比重越来越大和开放创新(广本、广丰、广三、广菲)并行的轨迹。

(一)广汽集团创新的路径

广汽集团的创新是一个:开放创新——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并存的历程。特征是:

1.广汽集团自主创新时点选择

广汽集团的创新历程起于开放创新。广汽集团前身广州汽车厂经历了与标致公司合资合作的失败历程。广汽集团本身又经历了与本田公司合作的积累,其后开始自主创新创立自主品牌。

广汽集团自主品牌创立的时点选择,注重开放创新下能力的积累,特别是注重多重条件的经验积累。广标的发展经历,为广汽集团积累了技术人才和经验。特别是自1997年广汽集团成立后广本的投产,通过六、七年的发展,资本、人才、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多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自主品牌的创立有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包括技术承接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相对开放的外部资源包括对全球零部件资源利用,这个时候,广汽人认为只要具备资金实力,就可以通过在购买过程中参与学习来形成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这些,构成了广汽集团开展自主创新的先决条件。条件具备以后,“广本就是广汽、广汽就是广本”的说法刺痛并触动了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决心。可见,开放创新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提升自主创新的起点,而且为自主创新积累能力。

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具备了自主创新的条件。此时是否开展自主创新,取决于大股东自主创新发展的决心、实际的投入决策,这是影响一个市场化行业中的企业是否开展自主创新的关键要素。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决策和全部投入来自于大股东,大股东的自主创新决策和达成自主创新的决心是广汽集团自主创新成功实践的核心动力。通过对广汽集团的调研可见,广汽研究院的成立和发展,就是大股东广汽集团将获得的收益(包括投资合资企业的收益)连续五年累计投入178亿元、坚持要开展自主创新的成果。

2.实践中如何处理开放创新与自主创新关系

广汽集团的自主研发,充分吸取了广标开放创新失败的教训,也充分发挥了广本、广丰开放创新的作用。

吸取过去的教训,努力争取在开放创新中的主动权。当年广标的技术引进,根据协议,对标致505合资企业没有改进权,所以当外方不对引进产品更新换代时,就难以应对市场变化,终因产品落后被市场淘汰了。与本田的合作,广州市充分吸取了过去的教训,在与外方谈判时坚持把推进国产化写进基础协议,并要求同时引进两个车型,要有改进权,还要建立研发中心,并且引进技术的同时要引进适合国情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在后来的合作过程中,广本的质量把控、流程管理、零部件体系的建立、销售服务等为广汽集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广汽人称广本为广汽集团的“黄埔军校”,广汽集团一批又一批的高层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广本“轮训”,利用在广本工作积累的经验,服务于广汽集团所投资的各个企业,并成为中坚力量。广汽集团很好地处理了与合资企业的关系,充分发挥了开放创新的作用,注重抓住机会通过人员流动培养团队的自主创新能力。开放创新为广汽集团积累了资金、人才、技术实力。广州市在总结时认为广汽继广标失败之后成功重组每一步都离不开本田的支持和理解。

借力开放创新提高技术能力起点、培育自主创新能力。追朔历史,由于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广汽集团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传祺”的技术起点是从中高端起步,但是,仅仅依靠当时广汽集团自身的研发力量,还是很难实现设定的自主创新计划。因此,当时广汽集团决定再次引进外部资源、走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路。为此,广汽集团结合中国国情和广汽集团当时的实际情况,通过广泛的调研和搜寻,于2008年广汽与菲亚特汽车公司签署了一系列技术合作协议,双方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契约的形式形成菲亚特汽车公司协助广汽集团创建自主品牌的合作关系。双方首先在核心技术——发动机技术方面展开合作,并延伸到整车开发技术、造型、工艺等方面。具体的方式是:广汽集团首先从菲亚特汽车公司购买了一个中高级汽车制造平台“阿尔法罗密欧166”,借鉴参考“阿尔法罗密欧”车型相关技术及设计,并采用“阿尔法罗密欧166”车型(B级车)底盘,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化为自主技术。后来,广汽集团在介绍自主创新工作时总结说:“传祺”有两样东西是从国外进口的:一是底盘系统里的悬挂系统;二是发动机系统,只是这两样东西也是在引进之后进行了超过500项的二次开发,以更适应中国市场。广汽集团没有采取在合资企业换代车型底盘上搞自主的路径,而是通过二次开发,融入了广汽集团对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独到理解。因此,广汽集团的自主创新,不仅是坚持要把握核心技术自主拥有的主动权,而且是把培养和提升对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一个主要方面,打造长久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使得广汽集团可以在其二次开发的自主平台上再发展出自有的不同车型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消化吸收培育自主研发能力,把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协同起来,成为实现有效自主创新的成功实践。

坚持自主创新方向、坚持正向研发。广汽集团的再次合资是在充分总结广标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进行的。广标的教训主要在于:当时的标致公司认为汽车制造太复杂,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做不了,因此采取CKD(全散件组装),即大量进口散件由中国组装的方式来进行整车生产赚钱,而且还是采用的1968年上市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停产的老产品。同时为了降低风险,标致只占小股(22%),其股份来自中方应该给的技术转让费和法国进口的设备入股,而且由于标致公司通过CKD赚取大量利润(根据汽车商业评论的数据:1984-1995年,标致公司此项目中供应的CKD件总额为当时人民币近50亿元),因此也不愿意进行零部件本土化。当广汽方面希望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要求扩大产量时,标致公司不愿意出资,标致公司不肯大投入的根本原因是不想把利益的来源重点寄托在公司未来的股权收益上,更倾向于通过老旧技术输出、急功近利。这一方面反映出在广汽的起步阶段,由于自身的条件不足,合作方不把与广汽的合作当作一个长期的项目,也没有把与广汽合资合作的汽车企业纳入合作方全球产业链布局的主要环节,只是淘汰技术的出口集散地和寻求急功近利的源泉。另一方面反映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弱的时候,往往是被动地发展,难以拥有技术发展和财富分配的主动权。总结当时的开放创新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使广汽在后来与广本的合资合作上,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不断提升自身的条件,为的就是将来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且,当条件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在开展自主创新时,在路径选择上,广汽集团坚持创建全新的、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走正向研发的自主之路。正向研发对于广汽集团的意义:一方面是充分吸取广标当年由于没有发展主动权而受制于人,最终自己的命运被合作方决定的教训;另一方面,由于广汽集团发展到今天,合资合作伙伴有本田、丰田等诸多方面,为了与外方的合作能够平等并可持续地发展,更需要重视双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具备。

3.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来源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

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基础技术来自引进技术,但是,是基于正向研发和坚持滚动发展的原则。2007年实现核心技术来自菲亚特的发动机和底盘技术的转让,并确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径。由于引进的技术产品与当时国际先进技术存在超过10年以上的差距,也就是说仅仅是一个“敲门砖”的作用。为了实现正向研发,广汽实施了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具体是:通过在国际上寻找“拐棍”(国外的技术工程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交流学习,甚至付出高额代价通过派出海外工作组学习来培养自身的研究开发能力,相当于“取经”。在研究开发的过程中,每一个项目都有广汽人参与其中,研究院本部还以“远程”方式与海外组实时对接,及时消化吸收技术知识。后来在总结经验时,广汽方面认为这样做的成效非常显著,在此期间,广汽研究院的研发能力有了快速长进,并积累了较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后续自主研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广汽集团从开始就制定了自己的发动机研发计划,他们选择的是适合自己的中档偏低型的发动机,而且还制定了设立自己的发动机工厂的计划,最终,通过对引进发动机的技术做重大升级改造,实现了制造自主的、升级换代的发动机,扔掉“拐棍”直接走向完全自主,彻底解决了知识产权的后顾之忧问题。

2005年,广汽集团开始谋划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项目。2006年,广汽集团发布中长期自主品牌战略。根据广汽集团资料的记载,当时规划的实现自主品牌的主要路径:巩固提高已有的技术和自主品牌(“羊城”、“骏威”);开放自主地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创建自主新品牌(乘用车自主品牌);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并形成合资企业自主品牌(广州本田、广州丰田等);通过国内外购买、兼并、持股、技术转让与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快自主品牌发展。

可见,从开展自主创新工作开始,广汽集团就认识到:不仅仅要注重开放创新实现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还要借力开放创新来提高和培育自主创新的能力,才能提高自主创新的效率。而且广汽集团的自主创新是一个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全方位的自主创新。将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最大化协同。

4.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基础

人才是开展自主创新的前置条件之一。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人才资源,最早源自广标失败的财富。在总结广标作为开放创新失败案例的经验教训时,广汽集团得出:

配备一个懂业务、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可见那时已经意识到,在实际工作中,经理层的执行能力决定了自主创新的效率乃至成败。

具备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广标之痛留给广汽的不仅仅是教训,更宝贵的是在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人才的条件下,与标致十年合资培养锻炼出来的汽车人才、以及与外资合作的经验。后来又通过再次合资,使广汽积淀了更多的人才,不仅仅是现代汽车工业的人才队伍,更主要的是还包括高素质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队伍。广汽集团通过已经形成的集团内自主、合资企业人员轮岗制,并在全市、全国乃至全球大范围使用人才选聘、定点委托培养等方式,造就了高层次人才队伍。

5.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的市场效果

广汽传祺作为广汽乘用车的品牌,是广汽集团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打造的自主品牌。201012月,首款车传祺GA5轿车成功推出市场,随后陆续推出多款车型。2017年,广汽传祺累积销量达50.86万辆,较2016年同期同比增长37%。反映了市场的接受程度。

201692日,2016年度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在北京发布。广汽传祺以87.14高分荣膺中国品牌满意度第一名,并成功跻身于行业主流车前列。2017222日,2017年中国汽车行业客户满意度调研结果在北京发布,传祺GS4获得消费者评价最佳紧凑型SUV车型奖,消费者满意度得分在紧凑型SUV中排名第一。全球知名市场调研机构 J.D. Power的评分则可以看出广汽传祺稳定发展的品质实力。J.D. Power发布的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是通过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来看新车的质量,新车质量得分越低,表明问题数越少、质量越好。2017928日,J.D. Power发布了2017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报告,广汽传祺连续五年位列中国品牌第一 。同时,在紧凑型SUV细分市场排名中,传祺GS4连续两年位列紧凑型SUV细分市场中国品牌榜首。反映出市场的认可程度。